RESEARCH
发布时间:2024-10-14 浏览量:
针对我国煤矿巷道地质力学参数、技术及装备瓶颈,围绕煤矿井下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技术及围岩控制研究两个方向开展攻关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①发明了煤矿井下单孔、多参数、耦合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方法及仪器,解决了破碎煤岩体、深部高应力等困难条件下地质力学测试难题;②首次建立了估算地应力的公式及描述地应力与岩体强度关系的公式;③首次提出支护应力场与综合应力场新概念,建立了采动巷道力学模型,创立了围岩强度强化理论与高预应力强力支护方法;④发明了高预应力强力锚索,创新采用1×19结构,自主开发出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高冲击韧性的锚杆系列材料,解决了高应力、大变形条件下锚索(杆)破断的难题。发明了锚杆抗扭转增矩扳手,解决了消除锚杆扭转应力、高预应力施加难题。创新集成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为复杂困难巷道提供了有效支护技术。成果在地质力学测试与困难巷道围岩控制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井下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技术及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大幅提升了我国煤矿地质力学测试与围岩控制技术水平,为煤矿支护、开采与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参数的快速测试技术,解决了复杂困难巷道围岩控制重大难题。成果在潞安、晋城、新汶、淮南等27个矿区的72个煤矿得到推广应用。成果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上一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